那些被冬奥“炸”出的潜藏高手
  北京2022年冬奥会接近尾声时,明志祥“藏”不住了。那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饮食服务中心餐厅员工发现,冬奥最近请了长假的潜藏明志祥原来去了北京冬奥会,在冬季两项比赛中担任处罚圈记录员。高手   该校学生汪泽超看了媒体报道后,炸在脑海里比对了好几轮,那被确认这位“火”了的冬奥冬奥会裁判就是玉兰苑餐厅的师傅,“原来,潜藏高手在餐厅啊!”他和同学感慨。高手   卧虎藏龙的炸不止玉兰苑餐厅,中国戏曲学院的那被同学发现,学校从事戏曲演员运动损伤康复和科学训练研究的冬奥“大拿”王志苹老师也请假了,一打听,潜藏居然也是高手跨界去了冬奥会做裁判。她是冬奥会裁判中,唯一来自北京地区艺术院校的老师。   北京冬奥会进行至中期时,曾有一篇标题为《我的同事请假参加冬奥会比赛》的文章一度刷屏,没想到,当冬奥会落下帷幕时,一批“我的老师”“我的同事”……“浮出水面”,深藏不露的他们凭着热爱,破圈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他们也有一个冬奥梦   王志苹在北京冬奥会单板平行大回转项目中担任旗门裁判员。出生在哈尔滨的王志苹说,自己就是在冰上长大的,打小就喜欢滑冰。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王志苹不仅倡导在学校开设了冰雪体验课,还自己学了滑雪,并且报名考试取得了单板滑雪国家二级裁判员的资格。   2021年,王志苹又升级了自己的能力,历经三轮培养和考试后,最终收到了北京冬奥会裁判的正式通知。   在雪上执裁,很辛苦,有时还要帮忙清理雪道。虎年大年初一,王志苹就是在山顶铲雪中度过的。她记得,133人的平行大回转裁判团,用了两天的时间,把面积3公顷的赛道上厚达10余厘米的积雪清除。   对已40岁出头的王志苹来说,这样的体力活并不轻松,但这份经历她却十分珍视。   80后孙一凡是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系的一名青年教师,相比研究体育的王志苹、曾经的滑雪运动员明志祥而言,他的冬奥破圈要付出的努力更多。   凭借着对高山滑雪运动的热爱和多年的滑雪经历,孙一凡也有自己的“冬奥破圈模式”:阅读大量高山滑雪技术资料,详细研究国际雪联最新竞赛规则,练习滑雪技术,学习专业英语。   孙一凡也拿到了冬奥会裁判的认证,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国内技术官员。他向单位请假去冬奥会时,“大家都很惊讶,认为我这一跨,有点远。”孙一凡笑着说。   95后张志鹏是一名入职不久的公务员。他的同事邓博文说,听说新入职的这位年轻人要去参加冬奥会时,大家都惊呆了。   几年前,张志鹏以见习岗在一家体育部门工作时,就接触到了冬奥工作,逐渐熟悉了冰雪赛事,也爱上了冰雪运动,决心要报名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边工作,边学习,终于通过所有考核,成为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   成功“跨界”,更得拼了   2月4日,坐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记录席的丁帅,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   “我得看清运动员的每一个状态,场上每得一分,我都会登记在表。”当中国女子冰球队以3∶1成绩赢得与丹麦队的比赛时,丁帅激动地记录下这令人振奋的分数:“中国队太不容易了。”   95后丁帅任职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办公室,跨界做了北京冬奥会一名计时员。   丁帅解释说,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其实需要专业的知识,还有细致耐心。有一次,国际技术官员往回调时间时,系统显示不出上一次停表时间,幸好丁帅记录下了时间,及时调整回准确时间。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赢得了身边国际裁判的赞赏。   冬奥会比赛时间比较集中,有时候一天三场球,真是就得披星戴月。   90后马祥瑞也在五棵松体育中心担任冬奥会技术官员。日常,她是一家市场调研公司的财务分析师。她的同事金伟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大家听说她要做冬奥裁判时都很惊讶,“没想到身边还有这样的人才”。   1月21日,马祥瑞从上海来到北京报到。进入场馆后,灯光异常闪亮,一下就把她带入比赛氛围中了。“迫不及待等待比赛开始,”她告诉记者,入选便意味着承担巨大的责任和使命,当观众和队员在为进球欢呼鼓掌时,最为平静冷静的就是裁判。   在冬奥会冰球项目赛事中,马祥瑞负责有效射门的数据统计,两支队伍的射门次数、射门方向、射门结果等。   “我们统计的比赛数据,会同步推送到媒体,供全世界的观众实时查看比赛数据。”这位财务专家的目标是,让所有比赛数据记录“零失误”。   王福秋是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的一名教师,在北京冬奥会上,他在比赛起点工作,负责确认运动员的动作代码及跳台号等。他也幸运地见证了齐广璞夺冠的过程。他记得,最后一轮中,所有运动员都拿出了最高难度动作。   这也需要技术官员更加耐心地核对,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否则会对选手的分数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回忆起齐广璞夺冠一幕,他难掩激动,“竞技体育最大魅力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知谁是冠军”。   “跨界”之后   对这些“跨界”到冬奥会上的熟人,同事、学生除了惊讶、祝福外,还有一层期待。   王志苹的同事阙艳华说,得知她能上冬奥会担任技术官员职务,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很支持,都期待着她能多拍一些现场照片,回到学校后跟大家分享奥运会故事。   孙一凡的学生李源也告诉记者,孙老师的滑雪水平很高,是“隐藏的技能”,“也期待孙老师能够为我们带来冬奥赛场上的故事”。   2月5日,北京冬奥会首金诞生的那一场比赛让张志鹏印象深刻。当时,他所执裁的是教练员区域,挪威名将特蕾丝·约海于格的教练站在他的身边,每当约海于格从身边划过,教练都会蹲下大声地为她加油。   “当她冲过终点后,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居然哭了,不顾形象地跪地呐喊。”张志鹏感慨道,多少年的辛苦训练在此得到了认可,这种体育精神值得大家细细揣摩、学习。   在男子滑降项目第一场比赛那天,风很大,温度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孙一凡负责给运动员发放号码衣,并随时和天气官沟通气象变化。他站在场边看到运动员飞速滑降的时候,感受到冰雪飞溅到身边,“这让我感受到高山滑雪的激情”。在比赛时,他还学到了很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技术,“例如冰雪项目拍摄与转播的技术流程、设备使用、拍摄方法等,我会把这些带回到课堂上,教给同学们”。   对于王志苹而言,徐梦桃夺冠的那场比赛让她感触颇深。“我一边看一边哭,作为一名女性运动员,四届冬奥会的坚守太不容易”,王志苹说,自己是一名讲运动生理学的老师,深知每一次滑行落地对身体的冲击和伤害。   在冬奥会赛场上,她感受到了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和所有人的团结合作。单板平行大回转项目结束那天,王志苹所在的团队得到了国际雪联和国外技术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表扬:Amazing!Best Olympic Game!(太棒了!最好的奥运会!)这些细节也都是最好的课程。   明志祥介绍说,他在执裁冬奥会冬季两项比赛后,将继续担任冬残奥会的技术官员,因此要在4月初才能回校。“我将把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经历和收获带到工作中去,把饮食方面的启发带到学校餐厅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龙龙 姜宁 刘世昕那些被冬奥“炸”出的炸潜藏高手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2-22 08:23:2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江西南昌再通报“李某雪事件”情况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为信阳市环境监测标准物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 今晚8:00|刘信态:东西协作育桃李 甬凉携手共筑梦
 - 国航CA1350航班备降郑州机场 滞留旅客已搭机回京
 - “撞脸”大牌、降价吆喝 杂牌山寨机直播间骗老人
 - 《楚辞》特种邮票首发
 - 泉州新增43家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 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海燕: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 潜江部署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征收工作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为信阳市环境监测标准物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 日本运动品牌 ASICS 公布了 2025 年一季度财报
 - 7.6万平方米!厦门工博会明日开幕
 - 动态丨汉阴各部门组织退休老干部迎重阳 话发展(县政协)
 - 近视手术迈入10秒精准时代:福建省首台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落户厦门眼科中心,SMILE pro技术同步发布
 -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迎峰度夏为民生 “零点作业”无感知
 - 我杀了我? 据报《糖果传奇》开发商员工被自己训练的AI代替
 - 复旦博士回泉当新农民 想成为科技特派员帮他人
 - 60余件“首创”展品亮相!北京亦庄展区闪耀科博会
 - 国航CA1350航班备降郑州机场 滞留旅客已搭机回京
 - 汉阴县城关镇:瓜果香飘“云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